改变建筑高耗能要靠“三板斧”
2015年04月03日
既有建 筑节能改造是指针对建筑中的围护结构、空调、采暖、通风、照明、供配电 以及热水供应等能耗系统进行的节能综合改造。针对南 北方不同气候特点及用能形式,国家分 别出台了北方采暖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、夏热冬 暖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实施意见、技术导 则和资金奖补办法。但目前在“谁来改,谁出钱,怎么改”上,仍存在 亟待解决的难题。
首先是部门权责不清,“牵头者”不明确。既有建 筑节能改造缺乏高效的运行机制,涉及业主、企业、政府三个方面,仅政府 部门就又包括建设、规划、环保、财政和 市政等多个部门。由于行 政体系责权不明,划分不清,沟通不畅,“各吹各的号”,行政效率低下,甚至相互制肘,致使节 能改造进展缓慢。
其次是产权分散、效益不“明”,致使资金筹措难。《物权法》规定,既有建 筑物的业主享有该建筑物的改造权利,并且由 业主负责筹集改造资金。而按照“谁受益,谁改造”的原则,居民和 政府应分别承担既改任务并筹集改造资金。除政府配套资金外,需要居 民自主筹措相当比例的改造资金。但商住 房的产权属于所有业主,节能意 识较强的居民可能会主动更换节能门窗,但对于 墙体及公摊部分改造资金则难以筹措。
再有就 是综合改造率和系统化低下。根据住建部规定,既有建 筑节能改造涉及外墙、屋面和 外门窗等维护结构的保温、采暖系 统分户供热计量及分室温度调控、热源和 供热管网的节能、建筑物修缮、功能改 善和采用可再生能源的综合节能等四项改造,但已完成的既改项目,仍然存在各自为战,改造“碎片化”的现象,甚至出现“拉链工程”,使业主苦不堪言。
面对以上难点,笔者认为,无论是资源、环境的现实压力,还是群 众对居住环境舒适度的迫切要求,既有建 筑的节能改造势在必行,而这关键要靠“三板斧”。
第一斧 是要从国家宏观层面加强顶层设计,出台及 完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相关政策法规,尤其应明确“牵头者”,防止扯皮推诿。
第二斧 则是在用好用足房屋改造专用资金的同时,政府出 台社会化融资机制,鼓励多 元化筹集改造资金,真正能有“银子”干好民生工程;同时,加强宣传引导,提高业 主为自身造福进行房屋改造的积极性。
第三斧 是从施工主管和技术部门层面,应多动脑子,提高综 合节能改造水平,防止“头痛医头,脚痛医脚”的“碎片化”怪象发生。
来源:中国产经新闻
上一条:江苏建筑发展步入“绿色时代”